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欢迎访问! 中国民俗文化研究院网站

010-5240-3046

艺术家查询:

传统民俗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民俗

关于“节气”

作者:民俗文化研究   时间:2017-07-11   人气:3602次

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节气可作两个意思理解:

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类。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15°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二十四节气。称十二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的泛称。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

地球365548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节气都是指的时刻,即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

历史起源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具体时间

春季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3-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21-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6-8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22-24日交节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7-9日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22-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20-21日交节

日期计算

节气日期速算法: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本世纪立春的C=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3

相关民谚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 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 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进腊月 大寒又一年

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农耕八节: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七十二气候:

每气分三候,可以见到黄河流域天文、地理、人事和自然界的一般景物。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使电。

清明: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谷雨:榖雨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挚)。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蠲,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

大寒:大寒之日鸡使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重大事件

2016年11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来源:百度词条

上一篇:妈祖信俗

下一篇:舞龙 传承文化 展现民俗

更多